close

如光在影之中,如喜在哀之中(1)

 

    盧氏在18歲的時候嫁給納蘭性德,21歲時去世。與納蘭相處僅有三年時間。

盧氏和納蘭之間的情誼,與其說是愛情,不如說是友情,反倒更為貼切。這從〈金縷曲‧亡婦忌日有感〉的「待結箇、他生知己。」、〈荷葉盃〉「知己一人誰是?」中可以得知,盧氏之於納蘭,主要是一種相知相伴的知己。

 

 表妹對於納蘭性德來說,雖然重要,但卻不是能陪伴他一生的人。反倒是盧氏,除了是他的妻子,也是他的知己。盧氏對納蘭性德很好,「道書生薄命宜將息,再休耽、怨粉愁香。」可以看見盧氏包容,並且理解納蘭性德對表妹的感情。從納蘭性德的描寫中,也可以看見他們一起有過很歡快的時光:

「紫玉釵斜燈影背,紅棉粉冷枕函偏。相看好處卻無言。」可以想像出在房間裡,盧氏寧靜的背影,與溫馨的氛圍。這三句呈現出一種溫暖的靜謐,充分的表現出盧氏和納蘭之間一種心靈契合的默契。

「茶名龍鳳團,香字鴛鴦餅。玉棋類彈棋,顛倒雙棲影。」此處的「龍鳳」、「鴛鴦」、「雙棲影」都可以看出納蘭性德和盧氏的影子。兩人是時時處在一起的。

「並著香肩無可說,櫻桃暗吐丁香結。」這裡呈現出來的氣氛,也是一種恬靜的氛圍,同時,也可以看見盧氏和納蘭之間甜蜜的互動。

然而,盧氏與納蘭相伴的時間不長。在這三年的時間裡,納蘭又常常想到表妹,以致於無法全心全意的投入與盧氏的感情裡。所以,在盧氏去世之後,他才會有許多遺憾悵痛之作。

納蘭的自度曲〈青衫濕遍.悼亡〉「拚把長眠滴醒,和清淚、攪入椒漿。」可以明顯的看出納蘭性德的悔恨:悔恨沒有好好珍惜與盧氏在一起的日子,沒有好好的回應盧氏的感情,悔恨「當時只道是尋常」的自己。

 

盧氏對於納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。因為她填補了表妹無法填補的空缺。盧氏的美好想必也讓納蘭的人生出現一絲曙光吧。因為盧氏的特別,納蘭對於盧氏的悼亡之作甚多,從「泣盡風簷夜雨鈴」、「淚咽卻無聲」、「只是去年秋,如何淚欲流。」都可見納蘭對於盧氏之死的憾恨。

當然,也因為他自覺對盧氏虧欠甚多,故對於盧氏,既期盼兩人來世相遇,但又害怕造成盧氏的不幸。「欲結綢繆,翻驚搖落」、「還怕兩人俱薄命,再緣慳、剩月零風裏。」這些句子會讓我想到納蘭性德那種矛盾的糾結情緒。也可以看出他對於兩人緣分的沒有把握。

盧氏在夢裡對納蘭說:「銜恨願為天上月,年年猶得向郎圓。」可以看出納蘭對於盧氏,是時常夢見的。我想,納蘭在詞中寫到的:「忽疑君到,漆燈風颭」想必是盧氏也捨不得納蘭,頻頻回望吧。

 

納蘭性德對於盧氏的想念,會讓我想到一部也是關於失去伴侶的電影:《百日告別》。這部電影改編自林書宇導演自己的故事,都是描寫失去伴侶的痛苦,但不同的是,相較於納蘭性德不停的回憶過往、自我悔恨,《百日告別》卻是告訴我們:好好告別。

 

對於失去摯愛的痛苦,我無法感同身受,但我能透過文字感受到,別人失去摯愛的痛苦。安妮寶貝說過:「我們在生活中很難獲得一種坦誠和真實的溝通,因為這需要同等的對手。但在寫作中可以得到,因為你可以自己和自己說話。而同時你知道,當你跟自己對話時,這些坦誠而真實的語言,會被很多人分享,他們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部分。」我相信,納蘭性德和林書宇導演都透過自己的方式與自己對話,而我也從自己的角度,對於他們的文字,做出自己的詮釋。






 

 

 

 



 

註:

  1. 如光在影之中,如喜在哀之中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zinniaflowerfilm/videos/1635258993392160/

(是一個大約2分鐘的短片。用在電影《百日告別》中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瞵鳶 的頭像
    瞵鳶

    吃蛋餅要加番茄醬

    瞵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